扫一扫分享微信
今年以来,中国和全球各地都频繁发生极端天气事件。
我国不仅遭受了创纪录的高温,还发生了京津冀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美国的寒潮、加拿大的山火肆虐、欧洲的高温和巴西的风暴袭击等极端天气事件。
如何跟世界更好地相处?或许零废弃(zero waste)的生活模式是答案之一。
如何算是零废弃?
零废弃的生活概念,不是完全不产生垃圾。更像是一种生活选择,构筑在“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的实际做法之上。在“零废弃”创始人贝亚·约翰逊的书中,提到了这个概念的5R原则:
01 Refuse(拒绝你不需要的)
02 Reduce(减少你需要的)
03 Reuse(重复使用你消费而来的)
04 Recycle(回收你不能拒绝、减少重复使用的)
05 Rot(分解剩下的残渣做成堆肥)
看起来,“零废弃”的生活是不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事实上,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践的环保行动。
"零废弃日" 由万科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和零萌公益于2018年发起,8月19日是2023年第六届零废弃日,主题是#从零开始,自在生活。
来自全国各地的192家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志愿者团队,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参与了此次主题倡导活动,共同推广零废弃生活理念,呼吁大家从日常小事做起,践行零废弃,为生活减负,为自然减碳。
零废弃,我们在行动!
作为活动协办方,这是万物梁行连续第2年联合客户一起参与零废弃日。让我们的镜头跟着万物梁行的服务足迹,走遍天南地北,看看如何在商企生活中开启零废弃生活之旅!
在合肥徽商银行总部,“零废弃日”特设了公益主题“全覆盖宣传”、“闲置物品交换”、“低价义卖”、“物资捐赠”等四项活动。活动中,累计募捐衣服179.75kg,玩具19.28kg ,鞋子16.3kg,其它物品33kg,书296本。
在广州万科云广场,举办了以“‘瓶空再造’,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废弃水瓶种植DIY活动,吸引了万科云广场共78名业户踊跃参与。参与客户纷纷利用使用过的盒子或者废弃水瓶,循环再利用,改造成承载植物生长的“生长皿”。
在广州李锦记大厦,则以“以物换物”节约环保为主旨,开展循环废旧物品再利用活动,活动现场吸引大厦40名租户、业主及商户参与互动。服务团队于8月14日一对一对大厦客户传送活动海报预热,参与者们利用日常收集的废弃塑料水瓶及易拉罐兑换DIY盆栽种子及环保大麦杯。通过废品回收兑换唤醒大厦客户的环保意识。现场兑换客户分拨而至、络绎不绝,将环保意识传至身边,融入生活。
在深圳滨海云中心万物梁行总部职场,员工们也积极响应“零废弃”环保倡议,在8月22日七夕当天,特别设置“给我一个好瓶”回收点,鼓励员工利用收集的废弃塑料瓶兑换领取环保礼品,从身边小事做起响应环保行动。
不止零废弃,不遗余力商企空间减碳
作为“低碳物业”的倡导者,万物梁行高度关注社会福祉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物业及设施管理全生命周期引入低碳概念,“软硬兼施”,打通能源最后一公里,实现资产、建筑和人等各个维度的智慧平衡。
万物梁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履行ESG和落地“零废弃”理念,在万物梁行所服务的项目——北京望京小街,服务团队对垃圾的转运动线进行隐蔽化、最短化、无障碍化改造,规定每桶垃圾量不多于70%的容量,最大程度降低垃圾运输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垃圾科学分类,助力项目获得“金梧桐奖-企业服务奖”。
在上海玫琳凯项目,万物梁行服务团队结合客户“玫好家园志愿者”项目,大力推广垃圾分类的专项活动,整理和制作垃圾分类秘籍,对办公场景内的垃圾分类举例和讲解,帮助员工和租户树立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对常见的垃圾如何分类也有了此外基本的认知。服务团队还协助客户进行垃圾房改造,投入建设不锈钢垃圾房、更换大楼内部及办公区域垃圾投放点标识、采购使用不同颜色垃圾袋、培训现场清洁人员进行分拣。
北京十里堡万科时代中心项目作为2021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商务楼宇,前身是西单商场,经过改造之后,记忆中的老旧商场升级为集零售商铺、办公、绿色空间和活动场所的新型城市地标,如今呈现给人们的不仅崭新,还有更加多元的形象。服务团队要求各入驻企业将生活垃圾在源头进行精细化分类。将垃圾集中放置地下垃圾房暂存点,由工作人员将可再利用的可回收垃圾细化分拣,使垃圾资源化。分拣不合格的商户投放将拒收退回,分类暂存垃圾分别由资质企业派专车最后集中转运做无害化处置。
2023年零废弃日已圆满落幕,从零开始,自在生活。让我们学会更好地与地球朝夕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