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演讲嘉宾——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李稻葵

2023-07-28 16:08:03 数字经济

扫一扫分享微信

7月26日-27日,备受瞩目的CFS第十二届财经峰会暨2023可持续商业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来自商界、政界、学界等领域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振发展信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的财经峰会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峰会期间举行了开幕式、高层论坛、CFS致敬盛典、2023品牌创新展等主题活动,以及多场关于数字化转型、金融创新、新消费、智能制造专题活动。此外,峰会期间还举办了2023第三届可持续商业大会,峰会携手各行业头部品牌,共同开启可持续发展新时代。

本届峰会参会嘉宾超过1000位,170余位重要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分享前沿观点,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达到了2274万人次。

李稻葵.jpg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出席本届财经峰会并做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梁总,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热烈祝贺CFS第十二届财经峰会的隆重召开,疫情之后这个会议到现在年中召开意义重大,要释放高质量发展澎湃的动力,当下这个话题极其重要,所以我想借这个宝贵的时间,跟大家讲一个简单的观点,中国经济现在进入到了一个关键的急需调整的时期,未来两三年,能否调整到位,关乎到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这么讲?看一下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50年要分两阶段完成。2035年是第一阶段,要达到人均收入翻一番,相对于2020年,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那么算一算,从现在开始2023-2035年,需要每年保持4.61的平均增长速度。就算不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高了以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几年事实上我们的增速应该高一点,就算不考虑这个因素,4.6是必须要保持的。

这么一个目标,当下要实现,有没有挑战呢?挑战巨大。因为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下降0.25%-0.33%,是逐年下降的。只有2017年略有回升。这个背景下,如果我们经济增速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加以逆转,不出三年增长速度就会跌到4.6%以下。所以这个目标实现起来还是比较有困难的。

各位朋友问了,当下怎么样?今年上半年怎么样?我给大家算一个数字,今年上半年相对于去年上半年是5.5%,通报已经说了。但是这个算法需要进一步分析,不能这么简单的算。因为去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强度非常低,众所周知,应该怎么算呢?我给大家重新算一笔账,应该把这个疫情期间三年的经济运行的波动,略过去,应该直接把2019年上半年做基数。如果把2019年上半年作为基数的话,今年2023年上半年,它的增长按照年化增长速度算,到每一年只有4.49%,相对于2019,2023年累计增长,只有4.49%,低于刚刚我说的4.6%的水平。

大家问了,三年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有影响的,这个话有没有道理?不完全有道理。经济运行强度有点相当于运动员跑百米,中国经济如果是苏炳添的话,他应该是苏炳添的成长期,每年跑百米的速度应该往上更快。从11秒到10秒5到10秒以内,能力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运行的速度,强度,能力应该逐年上涨,来源当然取决于资本投资,素质提高,生产效率。过去疫情三年,并没有损害工厂,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耽误投资,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但是相对比较有限,因为它影响的是中老年人,退休人员。

所以中国经济今天运行的强度,相对于2019年,应该是按照年均5%以上的速度上升。这样才能够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现在只有4.49%,应该多少呢?在我看来,如果2023年上半年相对于去年上半年,如果要按照正常恢复的速度算应该是10%左右,才能够说经济是真正的恢复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经济现在恢复得比较慢?是不是增长潜力下降了?是不是进入一个低增长的阶段,进入了日本式的九十年代后期发展的阶段呢?不对!任何一个经济体,它的增长潜力无非是看两个方面,一经济体有没有需求侧的增长潜力,这是中国经济体有的,十四亿人口可以分成10+4,还有十亿人口没有迈入中等收入人群,很多人没坐过高铁,飞机,包括在城里打工的,快递小哥,做保洁的阿姨,他们还在奋斗,这十亿人口物质需求还在增长,这一点跟日本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日本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0%,人均收入。

那么再看看增长的生产潜力,生产侧是不是没有潜力?生产侧无非是三个要素,一个是生产效率增长快不快,是不是能够迅速增长,一个是资本积累是不是能够上升,再一个是劳动人口,或者说人口人力资源是不是能上升。生产效率仍然有潜力上升,有一年40%大学的毕业生中,学纯工科。我们的发明专利,论文引用数量,论文发表数量,研发总量等等,在迅速赶超世界第一。

2025年按照目前的预测,研发总量会超过美国。如果考虑到中国工程师的劳动力成本相对比美国低很多的话,现在我们的研发实际支出已经超过美国。所以生产效率提高,我认为不用担心,这个潜力还会在,甚至加快。会不会是因为人口总量下降带来的增长潜力下降呢?这个观点我坚决不同意。影响速度的不是人口总量,是人力资源总量。不同在于它是活跃的人口,活跃健康的人口乘以平均人口的劳动素质,一般用教育水平衡量。如果按这个衡量的话,一直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力,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还在上升,到多少呢?205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相当于2020年人口当量的16.44亿,人力资源总量还在上升。

当然我也完全同意,要想方设法保持一定的生育率,这个我完全同意,不反对,我反对的是说不能把生育率下降,人口总量下降直接等同于劳动力总量或者说人力资源总量的下降,仍然是人力资源大国。所以这个不是一个问题,不能把当前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归咎于人口问题。会不会是资本积累放缓了?是不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放缓了?也不是,储蓄率仍然是高起的,国民储蓄率最保守的计算35%,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只有新加坡大概比我们高一点。

所以储蓄是我们投资的潜力所在。所以我刚刚分析在生产侧,潜力仍然是在的,生产效率,劳动力,资本的储蓄率很高。问题出在谁呢?为什么这么多年经济增长的速度逐年下降,上半年的恢复也不尽人意。我的分析就出在了一个根本的因素上,就是过去很多年,过去十几年以来,国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治理方面的变化,总的方向是什么呢?是规范有序。资本发展要规范,生态发展要保持,要规范有序,发展安全要保持。所以各种各样国家治理的核心叫规范有序。

那么规范有序的治理的改革,非常正确,我们都支持,确实社会上对一些不规范,无序的乱象深恶痛绝。但是一旦社会治理方面规范有序改革推出的话,反应在经济层面,微观上就是收缩的。因为你要规范有序,本身市场经济是无序的,这里收缩,在微观的活力上就有所下降。在宏观上它就会过冷。所以我们进入到一个社会治理规范有序,经济发展,活力受到一定影响的这么一个时期,如果你们同意我这个简单分析的话,结论就很简单,从现在开始必须花一定时间,我认为不超过三年,要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和调整措施,把社会治理副作用给对冲走,要恢复经济增长活力,这是我们讨论的核心话题,要释放高质量发展蓬勃活力,这个名词太好了,怎么释放,必须要保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怎么改革,怎么调整,我这里列一点,列得不全,因为我今天跟大家交流最核心的一点,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花一定时间,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潜力是有的,刚刚分析了,需求侧,供给侧都有,具体讲我点到为止,五件事情,由近及远,马上开始要做的,第一件事需求,居民的需求必须尽快推一把,帮助一下,推动一下。怎么办?思路转变,不要经济一冷我们就搞投资,应该直接给百姓发消费补贴,在支付环节发补贴,你去买东西,在你要用银联,微信,支付宝支付的时候,一块钱的刺激能带来四块钱的最终消费,我们的税收是流转税,按照1:4这个关系,至少25%。

所以到最后,其实中央财政并不花钱,大家明白了吧?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必须要提升的,民营企业的活力必须要释放,31条非常好,要我说其实还有两句话要加上去,一要给民营经济一个更高的政治定位,什么政治定位呢?民营经济应该反复提出,它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经济基础,跟国有经济一样的,执政的经济基础。不是说心血来潮,不是说现在经济不好病急乱投医。二是一定要抓大的若干投资案例,帮助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第三地方债居高不下,我们测算地方债占到GDP比例1:1,包括很多隐形的地方,直接形成对地方影响的直接冲击,地方政府的活力不足,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活力不足当然不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呼吁的,大的思路必须中央财政来出手,发行一大笔的国债,20%以上的国债,然后本世纪初,重组的办法,进行地方债重组,中央发债比地方发债的利息成本低很多,要给地方政府松绑,调整,当然要建立新的措施。

第四件事情房地产,中央政治局会议讲得非常好,一定要稳住。房地产决不是一道切,有的地区还有发展空间。当务之急先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保证房地产开发商总体上讲不出现大规模的破产重组,当务之急要稳定,在稳定基础之上,要探索长期发展的机制,包括很多,仍然需要增加土地供给。

最后一件事情未来两三年必须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用好科技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现在还不够的在科技领域,就是能源转型,没有能源转型不可能加快实现双碳目标。那么能源转型谈得过多的,我认为是电池,谈的远远不够的是如何把光电,风电转换成马上可以替代柴油的甲醇。这条技术路线马上可行,三年之内就能带来五万亿的经济活动,迅速改变我们国家能源安全大成像。

总之我再强调一遍核心观点,我们已经进入到关键期,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完成2035年既定目标,能否给国家的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带来支撑,关键就看这两三年,必须推出一系列改革,要释放增长的澎湃活力,谢谢各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网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