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央网观察:AI正在催生“内容垃圾”?如何“去人工智能化”?

数央网 2023-03-29 15:41:52 数字经济

扫一扫分享微信

数央网认为,未来,创作者可能成为新型的“码字工”,但无论何时,注入人的灵感、情绪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取代。创造力永不过时。

由于“问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问的问题有待更精准和科学,不少大语言模型的尝鲜者并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少创作者则不死心,反复打磨自己的问题,逐步让AI给出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所谓的“内容垃圾”,即在得到满意答案前不断试错得到的那些结果。随着市面上AI软件越来越多,悲观者认为,AI催生的“内容垃圾”,使内容创作变得模板化,这会让人变懒,逐渐失去宝贵的灵感。

这一论调不是全无道理。今年年初以来,国外著名科幻杂志《Clarke’s World》投稿量飙升,其中大量被标记为垃圾邮件,即AI软件生成的内容,一方面解决不了该类投稿内容注水的问题,一方面为这类内容的版权担心,最后杂志不得不关闭投稿通道。

QQ截图20230329154503.jpg

就连最近出版的首部AI生成漫画《Cyberpunk: Peach John》,诞生的过程也免不了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内容。以手部特写为例,AI生成的漫画容易因为指令的不同而扭曲变形。创作者无奈将这些废弃内容收集成为资料库,用来减少反复输出图片的造成的废弃内容,当然也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AI除了产生“内容垃圾”外一无是处?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正是有了巨量创作者的不断试错、不断训练,AI技术才能不断进化。现在我们正在体验的AI产品,使用效果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且总有一天你使用它,很快就能得到想要的。

创作者们正在做的,或许是使AI生成的内容“去AI化”。这不矛盾。他们先将大纲拟好,再不断使用AI产品进行丰富和优化,最后再经过亲自加工,形成一个不那么像用人工智能做出来的作品。人力+AI的完美结合,看不出拼接痕迹又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或许是创作的最高追求。

数央网认为,未来,创作者可能成为新型的“码字工”,但无论何时,注入人的灵感、情绪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取代。创造力永不过时。

微信图片_20210702164642.jpg

数字经济一直是数央网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此外,智能制造、金融创新、低碳环保、大健康和新消费也是数央网聚焦的重点方向。2023年6月-7月,数央网联合众媒体主办的国际绿色零碳节、国际智造节和第十二届财经峰会将陆续举办。届时将有众多有关数字化的前沿观点和成果发布,敬请期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数央网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