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F第三届国际品质节主旨演讲——屠新泉

数央网 2022-09-03 14:58:05 零碳

扫一扫分享微信

在IQF2022第三届国际品质节暨消费领导力峰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出席并做主旨演讲。

8月31日,IQF2022第三届国际品质节暨消费领导力峰会在北京举行,活动主题为:生机与活力。

 

本届品质节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包括开幕式、高层对话、专场论坛、IQF品牌会客厅等多场主题活动,来自汽车、地产、智能制造、家居、大健康、食品饮料、互联网、数字化服务、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众多头部品牌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本届品质节活动,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达到了890万人次。


屠新泉.jpg


在IQF2022第三届国际品质节暨消费领导力峰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出席并做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原文: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第三届国际品质节,咱们这个主题是生机与活力,生机与活力来自于变化,但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好的变化,比如说气候变化,今年的酷暑大家都体验到气候变化的威力。


气候变化虽然是一个坏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企业来说也会有着不同的意味,可能会成为一种机遇,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题目是碳中和中国产业升级新机遇。


刚才两位老师都谈到产业升级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中国,我们都现在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这是很多国家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状态之前所达到的水平,很多国家在达到这个水平以后,往往是不进反退,不进反退的根源在于他们错过或者是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升级,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产业升级需要很多的条件,比如一些基础的条件,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队伍,比较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很多因素,可能也有一些外部因素,外部创造的机遇一像日本汽车产业为什么能够在七八十年代迅速兴起,跟当时的石油危机是有关系的,石油危机导致价格暴涨,不节油的汽车不受欢迎,日本抓住这个机遇,汽车产业日本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日本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现在气候变化就是实现产业升级可能的机遇,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


气候变化这个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今年大家的感受是最直接最强烈的,全球性夏季高温和干旱,包括中国长江流域仍然面临着干旱的问题,像欧洲也都是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干旱和高温,据说今年升温最快的而是北极,气候变化都对人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根据去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正式确认,经过多年的讨论和争论,巨大科研投入确认人类是造成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异常天气、异常气候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当然也有一些本身气候变化规律性的东西,人类活动应该是造成现在极端气候主要的原因。全球变暖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如果再不行动起来人类面临灾难将无可避免,美国《厚天》好莱坞电影拍摄的非常好,灾难感非常强烈,可能未来这样的场景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唯一的好消息是保持低于1.5摄氏度的阈值仍是可能的,控制气候变暖的幅度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造成的,人类通过反向运作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还是有可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大幅度削减温室气体,主要就是二氧化碳还有其他的温室气体。


怎么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减量、减少,能源转型是其中的关键,能源相关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IPCC的报告,2019年全部温室气体排放中,34%来自能源供给部门,24%来自工业部门,15%来自运输部门,每个人吐出的二氧化碳占总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少,能源供给部门是直接的能源部门,24%的工业部门,很多二氧化碳也是由于使用了这些设备,这73%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能源消耗。


能源转型包括节约传统能源和使用,尽可能少用,达到相同能量释放的标准,我们降低能源使用。第二个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能源转型或者是实现能源使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下降。这个过程已经开始,在过去十多年我们已经付出巨大的努力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能源转型,通过技术转型主要是来自企业方面,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从2010年到2019年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太阳能单位成本下降85%,风能下降55%,锂电池下降85%,在节约传统能源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还需要继续努力,尤其是不可预测的因素可能会干扰我们能源转型的过程。像乌克兰危机已经对能源转型造成的非常大的破坏性影响,很多国家又开始回去用煤了,因为天然气不够用,又开始用煤了,石油不够用,开始回去用煤了等等,这个过程还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去干扰,但是怎么样能够把推动能源转型,最重要的还是要创新,依靠技术创新,同时依靠产业发展,进一步尽快降低新能源或者说新能源使用成本或者是降低传统能源石油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能源转型,更好推动绿色发展。


2000年左右开始更早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2010年开始推动能源转型,从实际效果来看,因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现在我们知道人口突破了80亿,经济也在持续增长,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趋势来看并没有停下来,机器也没有明显减缓的趋势,总体来说还是持续增长,付出的能力仍然不够。


另外一方面,经过过去这些年的努力,从技术的角度,产业的角度,相应可再生能源包括新能源车成本都在快速下降,现在到了一个节点,新能源也好,可再生能源也好到了一个突破爆发转型的节点。像姚老师谈到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这两年到了一个爆发的点,过去几年特斯拉、比亚迪也都在,销售量、销售规模仍然是比较小的。从去年开始有一个爆发式增长,技术也好,产业也好,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认识逐步形成的过程,现在确实到了能源转型的好时机或者是关键的时机。


中国我们已经为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做出重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光伏,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提供能源,直接提供电,从我们国家对新能源、能源转型是非常重视的,自上而下从政府到企业到学术界、研究界都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从成效来看确实也是非常突出的。从光伏产业来看,从目前发电角度来说,光伏可能是目前唯一看得见的,可能替代传统能源发电比较可行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技术方案,其他也有一些新能源发电的方式,包括风能,从他的可靠性、规模,都没有办法跟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真的是无穷尽,从过去角度来说方便性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虽然也有它的一些缺点,总的来说可获得性是比较强的。


因为中国在这个方面巨大的投入,从技术角度来说,光伏能源转换效率越来越高,现在最大的难点在储能,不是能源转化,能源转化效率现在已经非常高了,现在从光伏全产业链都已经实现了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说基本上都做到了自主可控,是非常强的,在各个主要环节都形成世界级龙头企业。至少从发电来说全球能源转型就靠这块了,因为光伏整体生产能力来说占到全球70%以上,如果这个技术路线,大家都在尝试,如果最终证明这个技术路线是最可行最有效的中国就是能源转型最大的市场。而且我们新能源技术,光伏技术进步非常迅速,迅速拉低了成本,从2010年至2018年,平准化能源成本同比下降了77%,预计2026年,可以在全国31范围内实现拉平两者发电的成本,跟煤发电的成本基本上就一样了,这是非常关键的,最终还是要有经济效率,成本始终很高很难用。


另外从制造水平来看,太阳能电池产品的量产效率不断增长,光伏组件最高功率已经突破400瓦,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转化率达到23.1%,一些企业转换效率能够达到24%,尤其是太阳能集中发电项目成本生产出来电的价格都在不断下降,世界光伏发电能够评价上不需要补贴了,跟其他传统能源发电成本一样,价格一样,而且有一些地方尤其是太阳比较丰富的地方,比如非洲、沙漠戈壁地区成本更低,已经比煤炭发电低了,从全世界来看很快可以实现相同的价格。


今年上半年光伏市场来看需求持续旺盛,大家都希望尽快实现能源转型,我国国家组件出口量今年上半年达到了78.6GW,同比增长了74.3%,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这就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机遇,全世界都需要这个,我们也有全世界最有集中的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交通部门我刚才讲的也是温室气体最重要的占了24%,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池,它的一些缺陷从现在技术条件来看这也是目前最可行的方式,虽然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仍然有一些碳排放,新能源汽车本身不再直接产生碳排放,还是有一个好处的,总体来说能够降低碳排放。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在不断提高,安全性不断提高,中国我们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都知道明德时代,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当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技术材料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优势就是这样,一做就是全产业链,一些材料市场占有率占到9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动力电池标准出台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


我们不仅光有技术,有了技术还要转化成产业,这是非常关键的能力,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最突出的,很多新能源技术源头在日本,但日本没有成功产业化,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到全球总装车辆52%,电机水平也是走在很前列的水平。


我们实现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高效合作的结果,既不完全是企业或者是市场机制的功劳,也不完全是政府,这两者是非常有效的配置,很重要的原因新能源产业本身不是经济逻辑的结果,它是社会效应或者是生态效应的目的,一开始从新能源产业来说,从经济效率来说成本很高,很不划算,如果没有政府引导和支持企业是不愿意主动做这个事情的,科学家愿意做,企业是不愿意做的,必须要有政府支持或者是绿色补贴也好,政府补贴措施也好,政府要引入,不然没有动力。


光伏产业我们的发展路径是先利用国外市场,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有很多的支持,初期主要是利用国外市场,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在能源转型上,在绿色发展上的意识建立的比我们早,他们政府主动培养绿色能源的市场中国更多是培养绿色能源产业,培养了产能,形成了一个衔接,我们的产能利用他们的市场,有这么一个阶段,尤其是在2010年以前,我们新能源产品基本上70%、80%甚至90%以上都出口在2012年以后受到北欧贸易制裁,贸易限制,他们觉得市场都被中国占了,觉得有点吃亏,采取了贸易限制,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培育国内市场,通过金太阳示范工程包括电网配套,充电设施配套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大力推广光伏发电,建立国内大市场,现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光伏发电市场全球最大,到了2018年以后,相应补贴措施就逐渐减少,成本基本跟传统能源差不多,我们光伏产业发展国内国外市场现在各占一半。


新能源汽车反过来,因为新能源汽车从我们国家意识来说甚至比发达国家还要足,我们在2009年就正式启动十城千辆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向关键一步,我们最开始就想培养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到2010年新能源汽车杯列为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年7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从消费端就有政府补贴,光伏一开始在生产端政府补贴,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有一个观点,新能源汽车可能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完全依靠国内市场首先发展起来的大规模产品,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在利用市场机制,2013年我们引入特斯拉是非常明智的决定,带来技术创新也好,市场搅动效应非常明显,特斯拉确实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


新能源产业是我们国家转型升级,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转变,我国进入产业链外迁、转移的新阶段,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出口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比等指标持续下降,在转移表明我国需要更多依靠技术、产业升级来提高生产率,由于我们还没有实现高收入水平,很可能会变成停留在中等收入陷阱,而不是像美国、日本虽然也有产业空洞化,但至少他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新能源产业作为目前世界上少数技术进步潜力和市场开拓空间的大型制造业,是我国必须抓住机遇的关键领域,但是外部环境的巨大风险,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我们需要保持警惕性和清醒,要加快速度抓住机遇,尤其是我们国内市场的培育,像姚老师讲的国内消费激励是非常关键的。


时间关系,我就跟大家报告这些,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4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第十三届财经峰会、第五届国际科创节、第十四届公益节,合作垂询:010-56139250,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