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点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数央网 2022-06-06 09:11:45 新消费

扫一扫分享微信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坚强后盾,更是形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经之路。

640.jpg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俄乌冲突等事件推动国内外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坚强后盾,更是形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经之路。


0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国家之所以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基于外部形势和内部市场两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外部看,近20年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下降,从2006年的68%逐渐下降至2021年30%左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逆全球化”的思潮和政策主张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活跃起来。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以后美国频繁挑起国际贸易摩擦,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全球化进一步受到重创。同时,2008年以来,高额贸易顺差成为欧美指责我国贸易政策的由头。这种片面且有失公允的指责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遭遇三大挑战:一是海外市场面临收缩压力;二是东南亚等地的出口替代效应不断加强;三是进口产品和技术,尤其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过去要困难。此外,尽管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处于全球化分工和专业化的下游,产业升级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依然严重。因此,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制造业应依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启转型之路。

内部看,当前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导致的市场分割影响着内需市场的扩容。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央政府逐步下放各种权力。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拥有了自主财政权,以及制定市场规则等方面的自主立法权,同时也承担了发展当地经济的任务,加上中央政府把政绩考核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挂钩,因此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补贴留给支持本地企业和吸引外商投资上,将本地企业和成功引进的外企所取得的效益转变为财税收入,从而带动GDP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地方政府竞争带动地方经济和民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愈发严重,并从商品领域逐渐转向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造成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企业垄断等“分割性”问题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行业进行整合的桎梏、区域协调和全国平衡发展的阻碍,不利于内循环畅通、要素资源流动和内需市场的进一步扩容。

0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不是要回到吃“大锅饭”时代,也不会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要素、资源和监管以及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交互渠道和交易平台等来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所形成的“市场分割”,是又一次的经济“深化改革”。


按照《意见》的提法,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在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和执行的协同性的基础上,由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所形成的无歧视、公平竞争的大市场。在这样的大市场上,各地区、各市场和各行业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一个相互依存、补充、开放、协调的更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在这种市场体系下,商品和要素能够按照价格体系的调节,在各地区、各市场和各行业间自由地流动。市场封锁、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等“市场分割”现象基本消除,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基本实现。整体而言,统一大市场具有市场化、一体化、综合化、开放化、透明化、有序化和竞争化等显著特征。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和“立”“破”并举,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从“立”的角度看,意见明确要抓好“五个统一”: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从“破”的角度看,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具体来看,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包括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和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包括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和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包括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和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包括健全商品质量体系,完善标准与计量体系和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其中,关于畅通商品异地、异店退换货渠道,对食品药品安全等直接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领域落实最严厉处罚等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体现出《意见》坚持人民至上和质量优先的宗旨。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包括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和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则主要包括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和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等。

03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具有多重战略价值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从畅通内循环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有效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市场分割”现象,打通过去存在的堵点,进一步提升内循环的运作速度。从畅通内外双循环看,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非但不是要排除外循环,反而是要更好地促进基于内循环的经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国内与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同时国内统一大市场解决了诸多问题和短板,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内汇聚。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各个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将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例如,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制造业,中部地区发展农业,西部地区开发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各地的产品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上进行交换。东部发展越快,从中西部购买的资源也就越多,资源价格越高,中西部居民的收入就会越高,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我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更高水准的市场条件来保障。统一大市场形成之后,随着人民群众升级需求的提升以及人力、资本、资源、产品和信用体系及数据的流通更为简洁和高效,要素配置效率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进而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统一大市场更容易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聚集优秀人才对中高端制造业进行研发,为产业和经济向高质量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内需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但此前行政边界影响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地指标和户籍制度对土地和人口流动影响很大,既不利于建立和打通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也不利于实现货物和人的互联互通,导致内需市场出现扩容瓶颈。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上述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内需市场将会加速扩容。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推动企业由“大而广”向“强而精”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立破并举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制约企业发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将会被进一步破除,有利于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入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展望未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下,有一系列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加以落实。一是针对依旧存在的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各类障碍和行业垄断等“市场分割”问题,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和相关法规制定去打破。二是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制度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让市场竞争机制更加公平和透明。三是要通过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等手段来优化和净化营商环境。四是要以开放来促进统一大市场的构建。通过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和瞄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规则导向等成熟的国际经贸规则来促进国内相关规则的调整和改进,更紧密地和世界经济的主要经贸发展潮流和趋势相衔接,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

作者简介


连   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罗奂劼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4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第十三届财经峰会、第五届国际科创节、第十四届公益节,合作垂询:010-56139250,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